top of page
  • Health Action

遺傳性多囊腎宜及早篩檢 新藥助緩病情惡化


撰文:陳珈琋


俗稱「泡泡腎」的多囊性腎病,平均確診年齡為30至50歲,惟部分人病情惡化速度快,不久便要洗腎。腎病科專科馮永丞醫生指出,「其實病人一出生已帶有突變基因,只是未誘發到明顯症狀。」他提醒,家族遺傳史有多囊性腎病變者不宜輕視,應及早進行篩查,積極治療可控制病情,大大緩減惡化速度,延緩洗腎時間。


多囊性腎病是一種因基因病變而起的遺傳性腎病。腎臟的組織異常增生,使腎臟慢慢長出水泡,水泡會不斷增加及增大,導致腎臟變大,嚴重者腎臟體積可達26至30厘米長。由於水泡佔據及壓壞健康的腎臟組織,導致其功能逐漸下降,最終造成腎衰竭。

馮醫生指,多囊性腎病常見症狀包括背部和腰側疼痛、腹部腫脹、高血壓、血尿、腎結石及尿道感染。該病影響全身系統,有機會誘發不同併發症,包括腎衰竭、多囊肝、精囊囊腫、小腸氣等,女士則較易有懷孕的併發症。

三種遺傳基因突變


最常見的常染色體顯性多囊性腎病,是透過遺傳從父母傳給子女,如父母任何一方帶有突變基因,其子女則有一半機會被遺傳。現時醫學界已知三種基因突變會引發多囊腎,其中PKD1型佔八成半,帶有此基因的病人一般病情較嚴重,40、50歲已需洗腎。至於PKD2型、PKD3型分別佔15%及0.3%,其病情進展較慢,約遲20年才需要洗腎。



馮醫生坦言,多囊性腎病尚無治癒方法,腎臟逐漸衰竭無可避免,但仍可透過不同藥物,例如降血壓藥、抗生素等,紓緩不同症狀。近年醫學界出現一款新興藥物,透過影響荷爾蒙抗利尿激素(Vasopressin)的運作,控制水囊的增長,減緩病情惡化。然而該藥有副作用,初時服用或會增加夜尿。因此醫生處方時會權衡,如患者病情處於早期而衰退速度相對快可考慮服用。當病情屆末期,便要進行俗稱「洗腎」的透析治療或換腎。

積極治療控制病情


馮醫生鼓勵有家族病史者及早進行篩查,「多囊性腎病可誘發不同併發症,病人愈早被診斷及治療,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,預防併發症。」篩查方法方面,可以驗血作基因檢測,或進行超聲波檢查、電腦斷層掃描(CT)及磁力共振掃描(MRI)等,其中MRI可計算腎臟總體積,從而得知腎功能的衰退速度,惟費用相對昂貴。


小提示︰

現時有非牟利機構亦提供多囊性腎臟總體積磁力共振造影(MRI)資助計劃,但須由公立醫院腎科專科醫生先進行評估及轉介。

6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bottom of page